更新时间: 2023-08-01
中央“八项规定”和“禁礼令”的出台,令今年中秋节前后的礼品回收业务冷清不少。但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礼品回收并未销声匿迹,反而呈现“游击化”“上门化”“网络化”三大新趋势。专家指出,礼品回收不仅助长贪污腐败不良之风,更暗藏扰乱市场秩序、存食品安全风险、偷逃税款等多种隐患,且存在违法成本低、处罚难等问题,亟待封堵监管漏洞。“游击化”“上门化”“网络化” 隐蔽性日益增强由“礼尚往来”衍生出的礼品回收行业,近年来备受社会诟病,也成为一些腐败行为的藏身之所。自去年以来,中央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,公款送礼的歪风得到很大程度遏制,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礼品回收的打击力度。但记者采访发现,礼品回收并未销声匿迹,而是变换手法,以更加隐蔽的方式重新出现,并呈现“游击化”“上门化”“网络化”的新趋势。记者在济南市建设路、佛山街等过去礼品回收店比较集中的街道看到,昔日随处可见的张贴有“回收名烟名酒、冬虫夏草”等字样的店面如今已难觅踪迹,取而代之的是“打游击”的流动回收摊贩。“现在查得紧,租个门头脸回收风险太大,不如在街头流动作业好,遇到检查走人就行,一个牌子又不值钱,换个地方照样干。”一名从事礼品回收多年的业内人士
上一篇:节日买礼品警惕人为拼接“野山参”
下一篇:浙江老酒回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