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卖烟票比卖烟更赚钱

更新时间: 2025-02-26

本人已有好几年未碰腐败题材了,此次重新手痒痒事起烟票。
  
  《钱江晚报》昨日报了条消息,浙江义乌市有位朱姓街道**,是个“给钱一概不收”的主。求其办事的各路**商苦苦求索,非搞定这位**不可。话说人一定有弱点,朱**的弱点有两个,一是喜好喝一口,二是送几条好烟一般来者不拒。
  
  朱**特务实,深知这年头但凡手头有点儿权力,吃点、抽点稀松平常,通常不会触及“高压线”。没想到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**商往往比贪官更狡诈,那些个**商们正是从朱**的两个弱点着手,撬开了他“给钱一概不收”的“做官底线”,至东窗事发,朱**收受烟票价值20万元。
  
  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龚义也是个“给钱一概不收”的主,求其办事,收受烟票则可另当别论。此缺口一但被**商撬开,再想堵上几无可能,**多的一次,有位**商一次性送上中华烟票一百条。**,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烟票把龚局长送进了大牢。
  
  官员因收受烟票而进大牢,这事还有点儿新鲜。可经义乌市纪检委公开披露,“**近几年该市查处的一批贪腐官员中,大量收受烟票的现象十分普遍。一次收受烟票几十条或上百条(中华烟)是常有的事。”
  
  这个信息告诉人们:**、**商向义乌官员送烟票已成为时新的行贿“通行证”;第二,变相行贿终究还是行贿,要想在当官这个新时期的“高危职业”上洁身自保,倘若自身缺乏定力者,**别选择做官的行当。
  
  **商用烟票贿赂官员之前,与烟店有约,烟票不用来取烟,只用来提钱。烟店在每条烟中收取30至50元不等的“手续费”。于是,烟店成了贪官们提取贿款的“银行”。这类“银行”比各类商业银行更保险,提款时无须输入密码,不必出示身份**,甚至贪官们无须亲自前往,烟店有大把“手续费”进项,自然乐见其成,绝不会无事生非。因此保密性还特别高。
  
  见识了“**商----贪官----烟票----烟店”各取所需的利益链条,有几点心得:其一,腐败的利益链条往往比产业链条更紧密,运转起来更灵活自如;其二、卖烟票比卖烟更赚钱。其三、早些年我曾撰文认定,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与贪腐现象的发生几率成反比,泛滥于义乌这个全球**的小商品市场的烟票事件残酷地否定了我的天真和迂腐。
  
  贪腐的花样不断翻新,贪腐的手段层出不穷。这可苦了以事后查处为主的各级纪检监察机构。这些年,每当某种(类)贪腐方式成为社会关注和痛斥的焦点时,纪检监察机构总会发布新的禁令来“堵漏”。我在想,既然烟票在小商品经济发达的义乌市泛滥成灾,当地纪检监察机构是否会新颁行禁令一道:禁止本市各级官员收受烟票!
  
  进而,烟票这东西别的地方的**商要效仿,几乎没有任何门槛,假如烟票在各地流行开来又如何----是不是,**只能由中纪委来颁行“禁收烟票”的“红头文件”乎?
  
  我议烟票的故事并不是开心好玩,也无意于讽刺吏治不饬的现状。烟票泛滥的事再次揭示出已被残酷事实揭示了无数遍的一个常识,事后防腐总是很被动,总是被“人”牵着鼻子走,总是到处堵漏而漏洞越堵越多,越堵(补)越难以让民众满意,越让社会失却信心。每想及此,一个悖论堵在心头:难道把反腐防线前移至事前----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真就束手无策么?